今日时评--山东频道--人民网
2025-08-08 08:09:38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
- 超大
- 大
- 标准
- 小
石家庄市胜北街道石纺一社区义西街10号院,是一个只有一栋楼的超微小区。自从这个小区建成起,因为体量太小,一直没有物业接手。三个单元一共48户居民采用的是居民自治的管理方式,一代又一代的志愿者接棒为居民服务。如今的接力棒在72岁的韩桂云手中已经十来年了,这位做事雷厉风行的大姐,团结了一群热心肠的老邻居,大家一起把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。
热心服务换居民真心
韩桂云介绍说48户居民有小区的老住户,也有在这里租住的租户。为了方便管理,小区建立了微信群,平时居民有事儿可以通过微信群联系,也可以直接上门。家住一楼的韩桂云每次都会热心接待,及时回应居民反映的问题,同时韩桂云也坚守着“有事必回,有困必解”的信念,服务好每一位居民。
“我们是一个自治委员会,我相当于是大管家,杂七杂八的事儿我牵头来商量解决,但我不管钱,具体收费、支出明细之类的由李莉娟等两位年轻一点儿的居民负责。现在我们的成本比较低,涉及的费用就只有车位管理费和卫生费,所以居民心里是有一笔账的。另外我们也会将每一笔支出都公布于众,所以绝大多数居民都能积极主动地交费。”韩桂云说。
当然也有例外。卫生费因为市场的原因有过一次较大幅度的涨价,虽然管理小组已经就涨价原因进行了详细说明,但是有一户居民仍然不愿意交费。这让韩桂云感到十分为难,一共就48户人家,有一个不交就会有第二个、第三个……整个小区的管理就会出现大的隐患。于是韩桂云邀请这户居民来到自己家,讲明收费的依据,并在生活上给予居民关心、支持,动之以理、晓之以情,最终这户居民主动交付了车位费和卫生费。
除了日常的费用之外,遇到小区公共设备安装和维修,小区则采用平摊的方式进行。社区的一些事务也是大家共同参与。下雪后的清扫、过年时挂灯笼等,韩桂云一招呼,大家就都下楼一起动手。
大事小情有呼必应
别看只有一栋楼,韩桂云坦言事儿也不少。社区里的大事小情比如各种设备的维修、邻里纠纷的调解等等,都需要大家操心。小区有租住居民搬进搬出的,韩桂云在门口盯着出入。有居民卖房租房的,户主多把钥匙留到韩桂云这儿,有租户上门,她就帮忙给打开房门介绍一下家里的情况。韩桂云说自己住一楼,有事就邀请大家上门到自己家来协商。大家有啥事儿也都愿意找她来谈谈心。
一次,小区院内发生了追尾事件,在赔偿金额问题上双方发生了争吵。韩大姐主动邀请双方当事人到自己家里,面对面坐下,喝杯水,心平气和地协商。韩桂云说:“大家住在一起这么多年了,都非常熟悉,争吵不能解决问题,只会导致邻里关系恶化。谈了几次,问题终于得到解决,原本争吵不休的邻里如今又和好如初。”
韩桂云不仅自己为居民服务,她的爱人朱建忠也积极参与到小区自治当中。朱建忠是从乐仁堂退休的工人,有维修特长,他和小区的另两位居民王利强、刘双增是小区的维修志愿者。有一段时间,小区的水压一直有问题,朱建忠和刘双增动手维修,解决了这个困扰大家很长时间的难题。如今刘双增已经搬离了小区,朱建忠和王利强仍然坚持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。
韩桂云告诉记者,小区能管理这么好,也离不开社区的支持。社区党委为小区配备了党建指导员、网格员,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找到社区,社区总会帮忙想办法,从相关政策方面的知识到具体的事务,都给予支持和帮助。
韩桂云表示小区自治最重要的就是争取邻里的信任,对于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够做到事事有回应、件件有着落,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,久而久之居民就会信赖你、支持你。
现在,不管是相处几十年的老邻居还是搬进来的新居民,大家遇到小区里的难事都会第一时间找韩大姐求助。因为上门的人太多,韩大姐家的门铃都比别人家多换了几个,现在用的这个也已经被按得掉了漆。韩桂云笑着说:“这就是我最大的荣誉证书。”(记者 方小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