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邓峪石塔塔身流失20年后终回家 塔刹还流落在外
7月,我省气温持续升高、降水增多,湿热环境更易导致病原微生物滋生,虫媒活动也变得活跃。结合近期全省传染病监测数据及往年同期疫情特征,并考虑到最近降雨频繁、天气闷热的特点,河北省疾控中心昨日发布7月份健康风险提示。
肠道传染病(细菌性痢疾、其他感染性腹泻等)
7月为我省肠道传染病高发期,尤其是在多雨潮湿的环境下,食物储存不当、生食或半生食(如凉拌菜、海鲜)被污染的风险加大,加上手卫生不佳,“病从口入”的几率增加。
健康提示
讲究饮食卫生:严格落实“勤洗手、喝开水、吃熟食”原则,确保食物新鲜并彻底煮熟,剩菜充分加热后再食用;
杜绝隐患食品:避免食用变质水果、未清洗的凉拌菜及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;
及时规范就医:出现腹泻、腹痛等症状及时就医,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。
虫媒传染病(登革热、流行性乙型脑炎)
由于降雨增多和气温升高,蚊虫繁殖迅速,增加了登革热和乙脑的传播风险。
健康提示
清除蚊虫孳生地:在家中使用蚊帐、电蚊拍,并定期清理阳台、院落积水(如花盆托盘、废旧轮胎),减少蚊虫孳生地;
警惕外出感染:前往东南亚、广东等登革热流行地区的居民,返冀后2周内若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需主动向社区及医疗机构报告;
接种疫苗防护:接种乙脑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,建议6月龄至14岁儿童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。
手足口病
截至7月初,我省手足口病仍处于季节性高发期,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。
健康提示
加强卫生管理:家长及托幼机构需加强儿童手卫生管理,避免共用餐具、玩具;
早发现早隔离:每日检查儿童手、足、口腔是否有疱疹,发现病例及时居家隔离(病程2周内);
落实防控措施:托幼机构应严格执行晨午检、玩具消毒及病例报告制度,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,需立即采取防控措施。
省疾控中心提醒,关注省、市疾控中心官方平台,可及时获取最新的疫情动态及防控指引;慢性病患者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暑降温,高温时段尽量减少外出;集体单位(学校、工地、养老机构)需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和环境卫生清洁,降低聚集性疫情的发生风险。(记者 李惺)